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政策引领 通航发展振翅高飞

政策引领 通航发展振翅高飞

通用航空是民航两翼之一,也是实现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目标需要发力突破的重要战场。《“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一体两翼、覆盖广泛、多元高效的航空服务体系,拓展多元的通用航空网。在这一过程中,加大行业引导力度,优化省域发展平台,加强资源配置和政策协同,改善运行环境,着力升级传统服务和拓展新兴服务,对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助力我国通用航空“热起来”“飞起来”“强起来”至关重要。

    通用航空是民航两翼之一,也是实现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目标需要发力突破的重要战场。《“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一体两翼、覆盖广泛、多元高效的航空服务体系,拓展多元的通用航空网。在这一过程中,加大行业引导力度,优化省域发展平台,加强资源配置和政策协同,改善运行环境,着力升级传统服务和拓展新兴服务,对于加快通用航空发展、助力我国通用航空“热起来”“飞起来”“强起来”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已经从口号层、规划层向落地层、实施层转变。各地纷纷制定下发各类通用航空规划,区域统筹通用航空发展,地方政府成为推动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已成为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新引擎。

  应急救援 以“快”制胜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通用航空企业勇担社会责任,主动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在紧急运送医疗物资、开展航空喷洒和空中巡查作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2021年,通用航空应急救援队伍在河南和陕西多地抗洪救灾、森林灭火、医疗救护等任务中大显身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在历次重大抢险救援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航空应急救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发情况处置“快”,要让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通航飞机飞得起来、降得下去、控制得住。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高级主任设计师张金华在接受《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应当统筹建立空地一体化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分级分层设立国家、省级、市级航空应急指挥中心和运营企业级航空应急指挥中心,构建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信息系统,形成应急“指挥网”。

  湖北省通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就是抓住政策契机的成功案例。近年来,湖北省将国家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3个省级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等“237”应急管理重大项目纳入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湖北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省目前已在恩施、咸宁、孝感、十堰、神农架林区等地建设了40个航空应急救援起降点。

  作为全国航空应急救援建设试点省份之一,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先后与民航湖北监管局等16个单位签订应急联动、救援技术保障协议。“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将积极推动省级航空应急救援机构建设,重点建设包括航空应急救援低空监视调度网、地面保障网、低空飞行空中通道网3张网,1支省级航空应急救援力量,1套规范的协调联动和政策制度保障体系在内的航空应急救援“311”工程。

  无独有偶。安徽省也抓住了通用航空这个关键抓手,大力推动应急航空救援体系建设。5月5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安徽省“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将建设应急航空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应急航空救援力量体系、建设应急航空救援低空空管体系、建设应急航空救援保障体系作为主要任务举措;重点提升骨干救援队伍能力与应急航空救援能力,推进应急航空救援指挥、基础设施、救援力量、低空空管、救援保障五大体系建设。

  未来,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设要想提速,不仅需要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还需要应急救援专业培训和实战演练常态化、制度化。6月1日,“江西应急·2022”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开展。此次演练检验了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应急指挥、融合通信和“党建+应急管理”等系统平台,以及长航时无人机、智能救援机器人、米-171、AC313直升机等高精尖装备的实际运用。

  地方政府的各项航空应急救援举措表明,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正在朝体系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将在国家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救援力量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通航制造 因地制宜

  航空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花”,是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通用航空制造业是航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25日,湖南省郴州市召开促进通航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专题介绍了该市通航产业发展情况。郴州市现有飞机研发制造企业2家,自主研发并取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机型2个,正在试飞、预计年内可取证机型2个,已形成200架/年的生产能力,3年后产能将达500架/年。

  郴州市通航制造业的发展是湖南省通航制造业发展的缩影。作为国家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全国首个全域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示范省份,湖南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湖南省在中小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机电系统、航电系统、航空新材料、工艺装备等方面聚集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形成和储备了一批先进技术产品。

  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通用航空系副教授于一看来,如今,各地政府对航空制造项目引进愈发沉稳理性,同时无人机、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科技项目占比越来越高,出于发展的内生诉求,出台了各类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各地政府也逐渐认识到通用航空产业链条长,具有强大的经济带动能力,纷纷在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黄金赛道”上发力。

  与湖南省的深厚积淀不同,在国家以及海南省的高度重视与持续的政策鼓励支持下,海南省通用航空制造业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2021年发布的《海南省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低空空域深化改革示范区、低空经济综合发展先行区、通用航空科技创新试验区为发展定位,推动海南省通用航空产业跨越式发展,打造驱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极。依托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符合条件的航空器零部件将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对海南通航制造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海南自贸港在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生产设备税费、放宽市场准入、境外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具有优惠政策,对通航运营、服务保障、航空金融等方面的发展也提供了充足保障。

  三晋大地也正全力打造通航制造业全产业链。5月7日,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山西省通用航空制造业提升竞争力2022年行动计划》,按照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1+2+8”工作矩阵总体要求,确定了2022年山西省通航制造业发展目标,重点推进通航发动机、通用航空器、工业级无人机关键技术研发等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实施低空目视航图、高端碳纤维材料、区域低空飞行目标动态监视技术等重点研发计划。

  未来,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将达到1万亿元甚至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将构建更加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从整机研发制造、小型发动机国产化、无人机生产应用到航空新材料研发、通航飞机维护维修,通航制造产业是国内产业经济领域的蓝海,各地政府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将促使通航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基础设施 全面布局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而通用机场是通航产业发展最核心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统筹通用机场布局和建设,不仅可以推动区域内各通用机场联动发展,避免过度建设与资源浪费,还能够最大化促进通用机场、航空产业与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近两年,广东、广西、山东、山西、重庆、浙江、海南、湖南、江苏、江西、青海等地方政府先后发布“十四五”综合立体交通规划,明确将加强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辐射带动通航发展。

  日前,江苏省印发的《江苏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江苏省通航基础保障体系,建成溧阳天目湖、淮安金湖、无锡丁蜀等通用机场。推进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支持条件成熟地区开展通用机场选址研究。完善通用机场周边地区集疏运体系,加强机场对外联系。鼓励有条件的运输机场开展通用航空业务,实现融合发展。四川省印发的《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则明确,四川省将布局民用运输机场28个左右(拟争取新增6个)、通用机场80个左右,基本建成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为核心、支线机场为支撑、通用机场为补充的机场体系,实现民用运输机场地级行政中心60公里覆盖、县级行政中心80公里覆盖(三州100公里)。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也在推动谋划通航基础设施建设。3月16日印发的《东北地区“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明确加快运输机场与通用机场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东北地区运输机场达到30个,通用航空机场达到112个,形成定位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高效联动的东北地区机场体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表示,可基于四川、海南、湖南等地低空开放试点经验,逐步扩大低空开放范围,将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纳入新基建。

  进入“十四五”时期,在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不断完善行业监管与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将更加理性,无人机、新基建等新型设施将不断涌现。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张人尹)


融古融今融天下  空中婚礼创未来

京ICP备14058034号-11